津门枪火:1943码头寒雾1943年深秋的天津卫,寒雾像浸了冰的棉絮,裹着海河的腥气,压在租界区的尖顶上。北安桥码头的石阶上,十六岁的陈九斤攥着半块凉硬的杂面馒头,指节冻得发白发青——他得等最后一班从塘沽来的货船,确认船上“货”安全,才能把馒头塞进嘴里。货船的汽笛声在雾里飘了半天才落地,黑黢黢的船身像条老鲨鱼,慢慢靠上码头。九斤往墙角缩了缩,帽檐压得更低,露出的半张脸沾着灰,只有眼睛亮得吓人——那是在码头摸爬滚打五年练出的劲儿,能在三秒钟里分清巡捕和日本兵的脚步声,能从船工的眼神里读出“安全”还是“危险”。“小崽子,看啥呢?”一个穿着黑棉袍的汉子走过来,袖口磨出了毛边,手里拎着个空油桶,是和九斤接头的“水鬼”老郑。九斤没说话,只把馒头掰了一半递过去,老郑接过来塞进嘴里,含糊地说:“货在三号舱,跟我来。”两人贴着码头的铁栅栏走,脚下的积雪被踩得“咯吱”响。日本兵的岗楼里亮着灯,探照灯的光柱在雾里扫来扫去,九斤攥着藏在怀里的铁扳手——那是他唯一的武器,去年有个船工私藏了半袋米,***本兵用枪托砸断了腿,九斤亲眼看见,从那以后,他怀里就没离过这玩意儿。三号舱的门虚掩着,老郑推开门,一股霉味混着...
开始阅读©谷雨空间 kjguyu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 豫ICP备2023006357号-5